得粗壯,但雕刻卻呈現纖細繁麗的風格,不論是頭、眼、鰓、唇、鬃、鬚、鱗、爪,每一細節都以清晰的雕刻線條表現,其靈活及生動的程度,完全克服了原有材質的硬度。

柱下段配以海浪、水族及一隻幼龍躍龍門,上段則點綴十來尊的封神演義座騎人物,姿態各異,每一尊大小不到二十公分,但雕琢細緻、線條深刻,面部表情豐富。

簷的一對龍柱,難能可貴的是在左邊柱的內側,有石匠留下的落款「台北辛阿救彫」,辛阿救師承粵東名匠,是台灣少數的粵籍匠師,他是當時北台有名的石雕龍柱匠師,除了新竹都城隍廟,台北艋舺龍山寺、八里天后宮及台中林氏宗祠等都曾有他的作品。前簷龍柱雖無匠師的落款,但雕工技法不輸後簷龍柱,尤其是人物的表情生動有略勝一籌之勢,當亦為名家之作。
龍柱

柱的象徵意義很強,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配置的,通常只有三川殿及正殿立面才會出現,城隍廟的三川殿前後簷口各配置一對龍柱,則是較講究的做法。

廟重建於日治大正年間,所以這兩對龍柱充分展現了當時的雕刻風格,再加上品質極佳,深具代表性。二對龍柱所用石材均為黑灰色的安山岩,形式相近,上方以八角形柱頭承木柱,各類雕刻捐獻者芳名,是當時常見的做法,下方置八角形柱礎,龍身頭下尾上纏繞翻轉於圓形柱身,形成連續的S狀。

早期的龍柱相比,這時期的龍身浮突尺寸大,翻轉次數多,除龍身外,連龍鬚及鬃毛都脫離柱身呈鏤空狀,一副隨時凌空而去的感覺,最大柱徑寬達七十公分,石材用量耗大,整體外觀雖顯